[閱讀]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

有誰跟我一樣沒事喜歡看一下新書排行榜?這本讀書心得分享算是拖了一段時間才慢慢完成。當時一眼看上這本書首先是被書名<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吸引。關鍵字=「柏金包」、「人類學」、「上東區」、「臥底」。身為一個有點在關心時尚的女性,「柏金包」三個字非常吸睛,好的「人類學」作品可帶領讀者深入了解我們感到好奇的群體的生活方式,「上東區」的生活方式則讓我想起多年前仍在美國唸書的時候,某回冬季旅行穿著我的中西部禦寒Goretex防風衣在這區閒晃顯得多麼渺小(那時年紀小不懂事,只覺得自己穿著跟大家格格不入,現在才知道,顯然是個劉姥姥穿著棉襖在大觀園逛街,差不多那個意思,往事不堪回首。第二次有前車之鑑,再冷也不能穿上Goretex,追求美麗的意志必須很強大),再加上「臥底」感覺就是會有很多秘辛可看,我對「臥底」系列一直很難抗拒。二話不說當然馬上掏錢買了(家中老爺OS:你買書有眨過眼嗎~)。

bookcover-bag

書本原本的書名應該是<派克大道街上的靈長類動物>(Primates of Park Avenue),不得不誇獎一下出版社的翻譯,畢竟會買一本中文翻譯書名是靈長類動物的書的人在少數,看標題買書的人還是居多,說明行銷真的很重要啊!

書籍內容介紹

閱讀本書之前,必須先瞭解一下美國紐約上東區這區的區域到底有多特殊。如果看過影集Gossip girl,必定不感到陌生。她們特別富有,有自己的一套規矩,透過複雜的程序的執行(穿著最時尚的衣服、最新限量包款、專人負責妝髮、參加慈善餐會等),確認自己在上東區的存在感,還有一個特點:只跟自己同群體的人來往。

GOSSIP GIRL

別告訴我你不懂得跟你同群體的人是什麼意思,再怎麼公正無私的人都還是會搞小圈圈。比較單純容易理解的是因為某事踩到別人,於是兩方自此後打死不相往來。另一種非常抽象層次的,就是歸咎到「我跟你不對盤」,你沒惹我但我就是看你不順眼,總之就是討厭你,打從內心發出「呿」聲。我們的生活過程中,不就是一個不停尋找跟我們相似的人的過程?

 

本書作者Wednesday Martin接受的是文化研究領域的專業訓練,因為911事件發生後,和丈夫決定離開之前的住所搬到上東區尋求新的開始。等到進入上東區後,才發現重重的挑戰正要開始:找房子、管家、孩子的學校、交朋友等,每項都需要通過上東區特有的「入會儀式」。但為了孩子和家人能夠在該區好好生活,她只能努力融入該地區的習俗(購買柏金包只是其中一項),到最後終於如願的一段觀察故事(雖然故事最後的結局是,她搬到上西區,據她所說,一個不必費心思考「如何融入」的地方)。

可以看一下拿著柏金包時可以多麼目中無人(書中描述的一幕情景)。

這本書看似有趣的小說,卻能用嘲諷的方式非常精彩地點出一些重要的議題:

1.面對小孩教育,家長的焦慮隨著孩子成長逐步放大(特別是母親)

「居住地點的選擇必須有利於孩子未來學習」作為選擇居住的地方考量準則,似乎是個懂事且負責的家長必須考慮的重大原則(這個情境設定是指:可以有所選擇的情況下。一結婚跟公婆同住為唯一選項的不在此討論中)。一旦該地區被標訂為好學區,房價租金也都可順勢水漲船高。書中的女主角也是從找到好學區的房子開始這段旅程,住的問題剛解決,接著又要煩惱兒子進入學校和交友問題。仔細閱讀書中內容會發現,這些事情大概都是身為母親在煩惱和處理的事情,主角的先生出場的場次可說是非常少。為什麼?因為先生在「忙工作」,身為作家和主婦的女主角,理所當然就得接下所有生活中的瑣事,特別是和孩子教育相關的事情。為了孩子的教育,女主角更是覺得一刻不可鬆懈。不過不是只有女主角如此焦慮,而是全區的媽媽們都這麼焦慮!

以下這段關於「密集母職」現象的描寫十分生動:「密集母職,是一種性別模範,迫使母親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精力與金錢用於養育孩子。」社會期待有錢的母親應該隨時照顧孩子的情緒,時時刻刻專注於他們的心理狀態,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促成孩子的智力發展」,如果你不能全方位培育自己的孩子,任孩子自由發展,幾乎就是失職的母親。(頁235)

而在潛在意識中,沒人想當失職的母親。於是只能持續努力下去。

2.別騙人了,性別刻板印象和性別不平等一直都在

書裡的篇章也有不少描述性別刻板印象和性別權力不均的情境。妳家再有錢,但不是妳的錢,妳在婚姻中就是弱勢,變成只能仰仗位高權重男性以聽不聽話作為決定妳零用金多少,接下來的生活舒不舒服的準則。男女權力不均等的情形,處處可見。男人是「重要單位」的成員(醫院、大學董事會),女人則是小型單位的成員(小型董事會、女性委員會、偏遠地區博物館),能夠捐款的金額也有所差異,前者單位每年能收到的捐款金額在15萬美元以上,後者能收到的捐款金額則是5千到2萬美元(頁215)。當有錢媽媽們的配偶在外面的世界賺取好幾百萬美元的時候,她們只能在其他領域取得成就感,而為讓孩子進入好學校就讀,成了「媽咪經濟」(mommynomics)臣服,這套媽咪經濟的運作方式就是,當個好義工,將自己所擁有的各項專業技能,以無償的方式奉送給學校(頁216)。

不過也別怪這些有錢媽媽們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想法。學校需要義工是不爭的事實,那麼誰能來?讓已婚女人們除了忙家裡的事情之外,還有外出服務的機會,也算是提供這群已婚女人們擁有另一個確定自己「很重要」的機會,另一種新的滿足感。這些媽媽們在打理家庭的同時,還必須擁有最完美的體態,必須隨時隨地都完美,好能夠持續吸引握有資源的雄性的持續注意,提供生活所需資源,日子過得不如我們想像輕鬆。書裡關於美容、參加私人俱樂部運動、產後塑身的情節描述,再對照這些行動背後呈現的性別關係時,算是很能生動提供讀者性別刻板印象和不平權的問題在生活中如何具體發生,不只在美國,可能台灣也是如此。

 


這本書在美國出版之後,同樣在新書排行版榜上有名,但對於其中的一些論述,倒是有些人提出了關於真實性的質疑,作者的說法是,這是一種為了保護故事中的當事人採取的策略,這樣的說法我是可以接受的。

我是一口氣讀完整本書的。作者的觀察細膩,語調幽默,除了生動的小故事之外,不時穿插一些比較硬的知識,恰如其分展現諷刺感,讀來十分暢快。透過這些故事能夠瞭解到,階級的運作沒有中西方的脈絡的差異。還好,故事的結局沒讓我們讀者失望,這麼競爭黑暗的貴婦世界中,還是有溫暖人情存在。在上東區如此「險惡」的環境中,作者發現發現上東區的母親和全世界的母親一樣,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好好長大成人,除了相互競爭之外,她們也有互助的一面。

關於柏金包這件事情,雖然故事結局女主角終究還是捨棄了它,或許也是象徵從此自由的另一種方法。但我認為,擁有柏金包不是原罪,端看使用者擁有的心態是什麼。純粹把包包當作藝術品來看,柏金包的製作工法和歷史確實值得這個價格。我不覺得擁有柏金包是個錯誤,也不需要有罪惡感(重點是在能力範圍內,購買包包不造成負擔的情況)。擁有柏金包之後,如果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好,如書中的作者是取得該族群的身份認同,那為什麼不買?

不過老實說,成為一個媽媽之後,要求的不多,有時候需要的只是一個人獨處的安靜時間而已。

「老爺,週末能幫我帶小孩嗎?」(眨眼)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1. 哈~在書裡似乎也沒交代得很清楚,我覺得是「看起來」是如此,但其實還是內心充滿矛盾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