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說] 那些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的故事可能想要告訴我們的事
寫下這篇記事其實心情有點沈重,說到這陣子以來最紅的小說大概就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了吧,隨著作者林奕含離世,所有的秘密似乎一一被掀開。這本得來不易的小說,我是一口氣讀完的,本來想把小說讀過就好不發心得文,但身為女性/母親/學生/教育者/研究者的我(不管是現在進行式或者過去式),讀越多遍越覺得應該說些什麼,後來想一想這應該是跟我一直關注的校園中存在的權力關係議題有關,也難怪改不了一定要說點什麼的個性(延伸閱讀:我看輔大性侵案-將心比心是最大的倫理)。不過本篇因為不是文學探究課,加上手邊忙的事情有點多,就簡短分享我的想法。
當你不是處於該情境的受壓迫者,別再說「我懂」,因為你根本不懂
(source)
只要有一方以有形的或無形的方式對待另一方時,就產生一種特殊的權力拉扯關係,處在被壓迫的關係中,總有更多理由讓被壓迫的人最終選擇由自己默默承受,甚至誤以為這些受壓迫的關係就是正確的關係。已經很久沒有一本小說能夠讓我反覆閱讀這麼多次,作者透過房思琪作為主角以文字對社會表達抗議和質疑,每次閱讀後都會對房思琪這個人物有另一面的了解,感覺才能慢慢拼湊出一個小女孩在這起事件中承受了什麼,然而更深刻體會其中的精神壓迫和折磨,恐怕也是文字所未能(或難以)完全言明。
雖然我們嘗試將教育神聖化,但其實其中發生的事跟外面社會會發生的那些邪惡的事並沒有什麼兩樣
(source)
覆蓋在教育這張旗幟下,我們很容易就把教育場域中的一切都無限美好化,好像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這裡正當到不會發生任何事。相信大家在成長過程中也曾經遇過或者聽聞過不少校園中的「狼」,但是這些「狼」呢?關於狼的傳說也只是猶如民間傳奇一般,在歷屆學生間一代接著一代流傳在校園,沒親身經歷算是自己好運。關於有人提議應該要徹底監控補習班師資這件事,甚至討論到不應該有補習教育這件事,我覺得這是兩碼子事,試問,體制內的這些問題都還沒解決,怎會期待單就透過整頓補習教育來防止未來不會有下一個房思琪?我認為該整頓的不只是體制外的補習班有問題的師資,連體制內的師資問題也應該要一併解決。狼不會只在一個地方生存,問題是那裡會包庇狼生存。
抗拒的形式是多元的,現實生活中的房思琪(作者)選擇了最激烈的手段表達對社會的失望與無奈,卻也感受到她希望藉由她的離去能讓世人思考一些什麼
(source)
身為讀者,我很敬佩作者林奕含在身心遭受折磨的同時,完成了這部不只是小說的小說,它帶領大家思考和挑戰權力不均等關係下潛藏的性別議題,權力的不均等的關係可能是師生的、職位高低的、前後輩……等等的關係,身在這些關係中的我們,可能無時無刻也正在合理化一些正在發生中的錯誤的事。你絕對不是思緒縝密的狼的第一頭獵物,沒有人比這些狼更懂得如何利用權力關係脅迫弱者了。
===============
(source)
在越來越多人對作者林奕含筆下房思琪們所發生的事感到憤怒之際,揪出犯罪者固然重要,我認為,我們也需要反省自己身為旁觀者的心態。年紀漸長之後,對旁觀者心態越有深刻的體會,助長了性騷擾案件的並不止有這些食髓知味的狼群,更可惡的其實是知情卻袖手旁觀的人,甚至是有權力處理問題卻不願意積極處理問題的人。
猶記得初入社會時,身邊一位女同事總被某已婚男同事有意無意口頭吃豆腐,而她總是敢怒不敢言,某日我們鼓起勇氣跟長官報告有這件事,但卻換來先是質疑我們後來要我們不要沒事引起紛爭的結果,回想當時,我與她像極了做錯事的孩子,彷彿從頭到尾,搞錯的是我們,做錯事的也是我們。這些年來,也遇到一些自以為是「帥到分手」和錯把肉麻當有趣的性騷擾渣男(問題他們跟周湯豪整個差很大,結論叫做自我感覺良好),一開始不自覺的反應也是害怕與逃避,直到許久之後,才慢慢說服自己「錯不在自己」,能閃躲騷擾的就閃躲,無法閃躲的就學會蒐證保護自己。
房思琪的故事提醒我們,教育場域本來就不可能是另一個有別於社會的烏托邦,只教導孩子保護自己夠嗎?年紀輕的孩子在面對有權力的師長/長輩時,是否真的知道什麼是保護自己?很多關於教育場域的想像,可能是謬誤的。我認為,隨時提醒孩子觀看事物的多面性是必要的,沒有誰天生就比較像是狼或者比較可能成為狼。
對於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的內容,可以討論的還有很多,透過故事也能進一步思考教育體制中缺少的教育有那些。我認真的期盼相關的討論不會隨著作者的逝去而被逐漸被人淡忘,唯有我們勇敢面對並且指認「這是個問題」的時候,問題才得以解決,才能真正避免未來出現下一個房思琪。
==========================
推薦閱讀蘋果日報這篇關於《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獨白全文
再對照<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更能幫助讀者了解作者的意圖和對社會、自我的質疑為何。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